11月1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我校参赛学生团队荣获全国三等奖4项,获奖等级位列全省高校第六,这是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以来,我校首次在“挑战杯”国家级奖项实现决赛项目数量和质量的重大突破。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竞赛有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直接参加比赛,参与项目60余万个,对决赛作品进行评审的是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竞赛评审委员会。在“挑战杯”终审决赛期间,我校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到场观摩,详细了解参赛作品的备赛情况;各项目指导老师和相关学院分团委书记全程陪同学生参赛,指导学生现场问辩并为学生做好基础保障,最终我校入围的4项作品在全国近60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三等奖。
本届“挑战杯”竞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我校于2016年12月启动了2017年“挑战杯”校内选拔赛工作,校团委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各学院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参赛团队113支、直接参赛学生2000余人,校内选拔赛历经部署动员、校内初赛、终审决赛、作品报送等阶段,对选拔出的优秀作品学校选派专业老师进一步加强指导,提升作品质量。5月,我校从近两年大学生科技活动优秀项目和校“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中择优选拔36件作品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终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我校捧得“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课外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
序号 | 最终奖项 | 学院 | 作品 | 指导教师 | 项目承担人 |
1 | 三等奖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住宅便携化微循环用水装置 | 刘东亮 | 贺玮、徐少锋、刘宁、李鑫鑫、陈纪超、方鑫涛、郭杰、孙静 |
2 | 三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气压驱动的可穿戴手部康复外骨骼 | 李一浩 | 姚豆、张赛、徐铁兵、张堃、罗慧梅、郭苏枫、徐勇、陈开楼 |
3 | 三等奖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污泥好氧发酵智能诊断装置研发 | 马闯 | 刘福勇、杨亚情、景露、王丽娜、徐腾飞、李亚松、苏沛沛 |
4 | “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三等奖 |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 “一带一路”高铁车站站房站场相互融合的设计及其研究 | 曹祥红 | 鲁瑞雪、胡凌升、杨帆、王德臣、刘嘉晖、陆植钊、杨光铭 |
第十三届挑战杯河南省课外作品竞赛 |
序号 | 最终奖项 | 学院 | 作品 | 指导教师 | 项目承担人 |
1 | 特等奖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住宅便携化微循环用水装置 | 刘东亮 | 贺玮、徐少锋、刘宁、李鑫鑫、陈纪超、方鑫涛、郭杰、孙静 |
2 | 特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气压驱动的可穿戴手部康复外骨骼 | 李一浩 | 姚豆、张赛、徐铁兵、张堃、罗慧梅、郭苏枫、徐勇、陈开楼 |
3 | 特等奖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污泥好氧发酵智能诊断装置研发 | 马闯 | 刘福勇、杨亚情、景露、王丽娜、徐腾飞、李亚松、苏沛沛 |
4 | 一等奖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高精度机械加工误差光电检测仪 | 翟玉生 | 冯飞翔、王启真、刘佳明、沙飞龙、刘洋、朱宽、罗园、李玉荣 |
5 | 一等奖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妙笔生花——三维快速成型机 | 沈高锋、司丽娜、艾怡静、田文 | 孙浩然、王振杰、龚雪阳、陈思颖、邱琪 |
6 | 一等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以河南省汽车产业为例 | 刘珂 | 何倩、杜晓聪、陈园、罗逸朗、李艺冰、丁金金、孟伟、刘鹏程 |
7 | 二等奖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新型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 周菁 | 李飞翰、徐栋、杨晓琳、姜东君、谢俊锋、李瑞雪、杨雅宁、田金勇 |
8 | 二等奖 | 国际教育学院 | 大学生课堂点名APP及在线作业查询系统 | 付金华 | 王育民、宁原隆、任洁 |
9 | 二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桌面式模块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 李一浩 | 刘迎港、常平、杜阔、王琳、闫昱丞、杜冰涛、刘家兵、杨松华 |
10 | 二等奖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 纵伟 | 王红伟、许艳华、丁俊豪、郭浩亮、王丹、国思琪 |
11 | 二等奖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新型花状纳米金颗粒的制备及其对皮肤抗紫外老化的作用 | 杜鹃 | 肖建宏、张振武、陈治岍、李彦江、胡永毫、李霄霄 |
12 | 二等奖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的钝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 相启森 | 石丹丹、王俊杰、徐春青、刘秀妨、杨溢、杜浩楠 |
13 | 二等奖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烤烟上部鲜烟叶多糖的结构及保润性能 | 许春平 | 李润瑛、王充、张笑笑、冉盼盼、卫金洪、张怡文 |
14 | 三等奖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基于云API组合制导无人运货车 | 陈青华 | 李振鹏、余松、肖二龙、胡在志、王彧豪、曹恒硕 、韦泽善 |
15 | 三等奖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自主导航无人植保机器人air-spray | 石军 | 李尤天剑、李港生、李开放、张振威、王文龙、卜严俊、肖二龙 |
16 | 三等奖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信息管理的自助取件快递投送车 | 李安生、马宇 | 郭瑜彬、完颜松松、冉鹏飞、施伟伟、 |
17 | 三等奖 |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 高铁车站站房站场融合自主创新设计 | 曹祥红 | 鲁瑞雪、胡凌升、杨帆、王德臣、刘嘉晖、陆植钊、杨光铭 |
18 | 三等奖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新型环保节能变压器降温系统 | 袁培 | 秦永祥、董豪炳、彭赏赏、李琳、朱清 |
19 | 三等奖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单车驿站 | 陈志武 | 赵子龙、胡卫帅、栗连泰、李士鑫、龙和松、郑志鸿、李鹏磊 |
20 | 三等奖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带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家用空调器 | 金听祥 | 刘鹏、王书一、王贺、周凌霄 、刘莹莹、杨荣利、鲍家明 |
21 | 三等奖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智慧出行”--单车智能化改装组件 | 沈高峰、司丽娜、杜明明、欧阳杜娟 | 彭逸强、杨子豪、尹声凯 |
22 | 三等奖 |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鳊鱼无水保活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 刘骁 | 张垒、张洁莹、柳红莉、李峰骁、刘婉月、郭双行、谢美娟 |
23 | 三等奖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面向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决策优化 | 张文卿、张智勤 | 苗庆、李仕龙、周晗、刘春晓 、刘小玉 |
24 | 三等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经济管理类大学创业教育为例 | 姚少华 | 胡柽、马振、段鹏飞、穆雅婷、郭禹、石易琳、高曾轩、吴宁 |
25 | 三等奖 | 政法学院 |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自杀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基于河南省的实证调查 | 徐京波 | 包莉莉、周培晓、周倩、赵光明、孟祥桐、周咏琪、李秋阳、乔世杰 |
26 | 三等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以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为例 | 仝新顺 | 乔钰容、季红伟、吴紫凝、田梦瑶、李腾辉、吕行、陈洁、洪扬 |
27 | 三等奖 | 政法学院 | 何以“医”养天年:河南9市21乡镇260户空心村老年人医疗需求困境调查研究 | 侯圣伟 | 李东阳、张珊、杨茹、潘晓、 朱莹莹、张月肖 |
28 | 三等奖 | 政法学院 | “停车难”背景下郑州居住小区智慧停车系统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 | 郝宏杰 | 王雪纯、夏宣文、吴争红、谢佳、师奎忠、史玉豪、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