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二十一】​保护黄河“河小青” 垃圾分类我先行

时间:2019-07-18浏览:91设置



保护黄河“河小青”,垃圾分类我先行

——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小青”母亲河服务队


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垃圾分类新环保思想,推进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近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小青”母亲河服务队赴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湿地公园开展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宣传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同饮黄河水,共保母亲河。713日,队员们走进黄河湿地、广场、绿地游园和社区,通过发放“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活动倡议书,向群众宣传河湖管理和保护方法,倡导大家参与低碳出行、垃圾分类、修旧利废等主题环保活动,通过挖掘民间爱河护河文化,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方式,培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环保、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小分队在黄河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河小青”垃圾分类活动。队员们沿着约3公里长的河岸捡拾饮料瓶、塑料袋、烟头等废弃垃圾,并放进随身携带的垃圾袋进行分类,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广泛传播绿色生态理念。活动中队员们热情高涨,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雷锋精神,对乱扔垃圾的群众进行劝导。通过活动,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环卫工人的不易,明白了环境污染防治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队员们在开展“河小青”活动的同时,对群众进行垃圾分类问卷调查,通过分析群众对于垃圾分类以及水资源保护的了解情况,发现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少之又少,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更是知之甚少。通过调研,队员们更坚定了宣传垃圾分类的做法,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此次宣传的理念。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在培养自身绿色环保意识的同时,也推动了水资源保护意识的传播,更对组织广大青少年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队员们发现,让周边居民和同学了解到保护水源地才是保护黄河的重中之重,同时队员们也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经过这次活动,队员们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以身作则,积极督促周围的同学家人了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让更多的人一起共同爱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