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三十七】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

时间:2020-07-21浏览:3203设置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三十七) 

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黄河颂”实践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发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79日至12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黄河颂”实践团开展的“保护黄河生态,弘扬黄河文化”活动在黄河周边5个地区拉开了帷幕。

宣传黄河文化,提高保护意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供养着14亿人口、160万公顷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但目前治理黄河仍存在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保护黄河意识,积极投身保护黄河,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事业,这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讲好“黄河故事”,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因此实践团通过展示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能更好地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自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发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此次实践活动活动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发掘了黄河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实践团各成员根据家乡周边黄河地区情况,确定视频讲解主题,参照青年大学习团课形式,各自前往黄河附近拍摄学习宣传视频。


 实践团成员白乐在陕西延安拍摄了宣传视频,他在视频中讲到:“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延安地处黄河中游。我身后便是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的延河,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全长286.9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享誉中外。革命诗人光未然与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壶口瀑布谱写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他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广大青年学生展示了以黄河文化为轴心的中华文化有着“有容乃大的精神。黄河文化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众善毕集的伟大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来自河南濮阳的实践团成员李艺凡在她的宣传视频中讲到:“濮阳地处黄河中下游,黄河对于濮阳人民的生产生活意义非凡。如何保护、治理黄河是政府和人民都重视的问题。新时期,黄河治理委员会加快信息化赶超步伐,稳步推进‘数字黄河’向‘智慧黄河’升级发展。‘黄河一张图’‘一个数据库’等信息化‘六个一’工程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保护黄河、弘扬黄河文化是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

树立正确观念,增强文明意识。实践团成员们依托环境工程专业优势,调动和呼吁了广大青年对于黄河治理及其保护意识的宣传以及普及传承和发扬了黄河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其社会实践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传承和保护了黄河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引导了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水观和水利观,增强了全社会爱护黄河、节约用水和生态文明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节水用水习惯。团队成员还进一步加深了对黄河文化的了解,提高了保护黄河的意识,同时增强了时代责任感,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切实为黄河文化、黄河治理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