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系列实践活动

时间:2021-02-27浏览:180设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利用假期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家乡、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伟大实践,按照学校有关要求,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利用寒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系列实践活动。

乡村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前往家乡村民家中,与行动不便的老人交流谈心,剪指甲、洗衣服、打扫卫生、清理院子、浇灌菜园,为他们料理生活烦恼;和留守儿童一起看书、做功课,为他们讲解辅导作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志愿者们在行动中回报家乡,弘扬了青年志愿精神,践行了青年奉献职责。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为响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志愿者们来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家乡所在的黄河支流等地,开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同学们清扫河岸垃圾、劝止不文明行为、帮助维护流域生态治理,在母亲河旁留下了自己奉献的身影,彰显了大家依恋、保护母亲河的行为内涵,体现了他们无私、热切的志愿精神,传播了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人民自身幸福的思想观念。


“家乡传统文化”寻访代言

为利用假期积极投身建设美丽家乡、发扬传统文化,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开展线上寻访,为家乡传统文化代言。驻马店的打铁花、新密市的天爷洞、鹤壁的“淇河三珍”等历史文化及景点,都通过当地同学的介绍代言传播开来。活动不仅加深了各地同学对家乡的了解,弘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同学间的地域文化交流。


“红色家书诵读”接力宣讲

纸短情长,字见风尚。一封封红色家书虽短,但是读来字字泣血,声声催泪。假期里,同学们以视频的形式接力诵读革命烈士的家书,还原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深切感受时代伟人、革命烈士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从红色家书中获取信仰的力量,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

“返回家乡看变化”社情观察

从泥泞小路,到高速公路;从土房三间,到现在阁楼。傍村而建的学校、专门的垃圾处理处、路边的太阳能路灯、乡村便利店以及随处可见的清洁新能源汽车,我院同学在假期期间深入家乡各处,走基层、接地气,看乡村新变化,深刻体会乡村振兴战略给乡镇农村带来的实惠,厚植家国情怀。

“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随手拍

利用假期,同学们积极发现记录家乡创新理论传播情况,参与家乡党建文化宣传,体会家乡党建文化。大家用“随手拍”、拍摄vlog短视频、h5动态展示介绍、视频会议交流总结等多种展现方式呈现活动成果,集中体现家乡的红色风采,促进了青年学子积淀红色思想,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云上红色课堂”线上矩阵

发掘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同学们在寒假期间,以“云组队”的形式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并传递红色精神伟力。“红旗渠精神探访小队”、“重温长征小队”、“井冈山小红人”等队伍为同学们整理分享了生动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们丰富的精神内涵,深化了我院学子的红色基因,在学习中展现新时代红色青春风采。

此次我院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系列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担当作为中展现新时代青春风采。未来,计算机学院学子还将继续从自身出发,发扬传播红色精神,为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增添青年活力,贡献青年力量,争做新时代的小红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