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报六十一】记录黄河发展变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

时间:2021-07-17浏览:312设置

郑州轻工业大学2021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六十一)

记录黄河发展变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记录黄河发展变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河小青生态环保调研队社会实践活动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优秀黄河文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710日,建筑环境工程学院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联合组成的记录黄河发展变迁,探索流域生态保护河小青生态环保调研队前往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学习黄河文化,了解黄河生态保护措施,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上午九点半,实践队员们带着对黄河文化的无限热情穿过炎黄广场直达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长廊下,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留念照片旁,队员们认识了黄河生态治理的成果,学习了黄河综合治理的保护措施,了解其从泛滥成灾到发展成为旅游胜地的艰难历程。古代治理黄河也有一定的体系,队员们追随先人的足迹,了解了大禹治水的历程,学习和探索了黄河地历史变迁,深刻体会了黄河治理的艰苦奋斗精神。



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队员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群众对于黄河治理的认知与感受,从而更好地投身黄河生态保护。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小队有幸遇到了两位特殊的参与者。



经了解,一位参观者是郑州轻工业大学校友,听闻队员们在了解黄河文化及生态文明保护,热情地向大家讲解了黄河流域的重要改变。她介绍到,郑州位于黄河的中下游流域,黄河是多泥沙河流,利用洪水输沙入海在下游的治理上具有长远意义,还提出可以利用库区清淤实现水库泥沙进出平衡、利用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实现输沙渠道的进出平衡和淤泥质海岸的退蚀规律,实现入海口淤积和退蚀的平衡,在动态平衡之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校友的博学多识使队员们对黄河治理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另一位特殊的参与者是一位可爱的小朋友,他说:“妈妈说过,黄河颜色越来越浅,我们沿岸的居民就会越来越幸福。”虽是童言,实则耐人寻味。黄河颜色越来越浅,说明国家治理措施有效,沿岸百姓遭受黄河泛滥的日子会越来越少。而黄河流域的发展也会使沿岸居民的生活锦上添花,黄河文化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泛滥成灾、令人担忧到发展为文化旅游胜地,游客的到来必将使黄河沿岸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

随后,小队前往黄河沿岸的临河广场进行实地勘察。黄河下游是一条宽而浅的地上悬河,因此泥沙更容易淤积形成地上河。抵达临河广场,入眼的那一片黄色地上河,其泥沙淤积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与之前相比,现在的黄河一眼望去天高水阔、林草丰茂,一片勃勃生机,并且发展成为了著名旅游胜地。这一发展也响应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黄河流域新区的政策。

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黄河治理的有效举措以及治理的优秀成果,真切体会到了黄河文化团结、开拓、务实、奉献、拼搏的伟大精神,决心要身体力行地保护黄河母亲、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生态焕发光彩,让黄河文化熠熠生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