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二十一)
挖掘古村落优势资源,提振乡村振兴文化力量
——政法学院“河小文”实践团开展黄河流域文化寻访实践活动
为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黄河流域的古建民居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解决方案,在规划、引领、管控和土地政策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政法学院“河小文”文化寻访实践团来到荥阳市石洞沟村进行实地调研。
石洞沟村距荥阳市区25公里,距郑州市区50公里,南与杨桥村、桥沟村接壤,西与竹园村相连,东接白水村,北邻穆沟村,四周与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沿黄快速通道、郑州市中原西路相邻。村子三面环山,中为盆地。村庄坐落在谷底,村前一条名叫澄古川的小河穿村而过,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隐居和养老的风水宝地,有着“郑州小盆地”之称。队员们于早晨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石洞沟村村委,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聆听石洞沟故事,观人文自然景色,走访村中居民,了解当地发展现状。
建筑独有韵味
初到石洞沟,队员们便看到清一色的红石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它保存至今的一石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最质朴的乡间民俗,讲述着原汁原味的华夏民风。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石洞沟村周边石材丰富,村民就依山就势,利用土山打窑洞,利用红色鹅卵石建造房屋,因此其窑洞颜色不同于其他普通窑洞,从建筑外面来看会给人带来很好的视觉感受和体验。石洞沟村的窑洞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极具历史价值的明清时期窑洞、古民居建筑群,还有四合院、天井院等,风格各异,堪称中原民居一绝。现在石洞沟村就有石头古建筑近百座,并且大部分保留完整,在中原地区较为罕见。目前,还有村民住在这些房子里,他们说,石头房冬暖夏凉,比住空调房得劲儿。在走访途中,偶遇一户居民正在修葺自家围墙,队员们从中了解到,现代居民建房仍主要沿用当地传统砌筑法,将形状不规则的卵石进行打磨以形成便于砌筑的方石,原石垒砌,石灰掺沙子并加入麻丝,捣成软硬合适的泥团,搬上卵石进行堆砌,以此重复便得以建成。
古韵民俗拾遗
石洞沟村自有文字记载有600多年历史,如今村里约75%是傅姓人,家谱记载,他们是傅姓始祖傅说之后。石洞沟的商相祠就是为供奉殷商国著名宰相、华夏第一圣人傅说而建,祠堂前门挂有“良弼家风”门匾,祠堂内陈列有傅氏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袭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傅氏族谱。继傅说的“良弼家风”之后,傅氏族人总结出“正、善、俭、孝、学”的五字傅家祖训。到了清康熙年间,傅氏后人傅檙撰写了460字的乡规民约《崇俭约》,刻石立碑于商相祠内,至今犹存。《崇俭约》告诫族人乡邻,“若不抑奢崇俭,何以酌盈济虚?”其意为若不抑制奢侈,崇尚节俭,如何用积累补灾年之缺?队员在与村中老人们交流时,老人提到“近年来,周边好多村都大办红白事,我们村为了不浪费还成立了专门的理事会。”石洞沟村村民还一直遵守着之前立下的村规民约,良好家风代代传,为美丽乡村建设铸就魂魄。
发展尚待破局
队员们在走访村庄的过程中了解到,石洞沟村当前仍处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初期阶段,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团队成员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和相关文献,提议基于石洞沟村悠久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实施特色化建设,将农耕文化具有原始古朴、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浓郁等鲜明的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中,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实践中,可创新“文化+”模式,如建设传统村落“活态”博物馆,对村落的静态和动态同时进行展示,静态展示村中的古建筑,动态展示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和节日庆祝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队员们踏上了归程,每个人都心明眼亮。为乡村“铸魂”,乡村越来越美,中国越来越美。牢牢抓住“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契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中生力军作用,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大局,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发展相结合,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转化为勇于奉献的实际行动,用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与担当。轻大学子,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