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八十六)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民族精华
——记经济与管理学院“‘豫见非遗·追忆传承’轻青志愿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吾辈爱护薪火相承。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有序推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这也使得历史长河中的许多“珍宝”再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日至7月14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豫见非遗·追忆传承”轻青志愿宣讲团奔赴河南周口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线下采访和线上视频制作等方式,对周口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
7月1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豫见非遗·追忆传承”轻青志愿宣讲团线下队员来到周口市拜访老一辈的非遗传承者,向她们了解有关“泥泥狗”的历史。“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出售的泥玩具总称。第一个“泥”是定语做动词用,即用手传揉;第二个“泥”是表示物体的材质是泥。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各种样式的飞禽走兽无所不有,它们大多造型虚幻神秘,其中就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人面猴、四不象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种。而对于“泥泥狗”也有着一些传说,其中之一就是伏羲女娲捏泥造人时创造的“泥泥狗”,用于保佑人们安居乐业。此外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保平安”。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游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虽然并不科学,但也体现出了人们对平安的向往。
驱邪避鬼虎头鞋。之后队员们也对“虎头鞋”的老一辈传承者进行了采访。“虎头鞋”在我们小时候非常常见,但现在却很难在孩童身上看到它们的身影。“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中国北方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虎头鞋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而关于“虎头鞋”也有着许多的传说故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驱邪避灾变成了较为普遍的说法。无论是“泥泥狗”还是“虎头鞋”,其实都是人们用于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传统载体,这也是它们能传承至今的原因。而我们也在这些传承中体会到了那份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浪漫。
7月5日-15日,实践队员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展开了非遗的相关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实践队员们发现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很多传承人不善于使用网络宣传,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宣传有缺失。实践队员们深入非遗传承人实地,与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并用镜头记录和展示最朴实的非遗文化细节,努力保留传统非遗的原滋原味。下一步,实践队员们用自己的力量,积极制作非遗宣传视频,并向广大同学和市民们展示传统非遗的文化魅力,期望将这些民族的“珍宝”更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文化传承是前人智慧的积淀,传承保护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自己青春的力量,讲好非遗故事,在与非遗项目传承人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学习中,激发奇思妙想,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非遗、在发展中保护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