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二十六)
匠心筑梦,笑语传馨
——记机电工程学院“匠心筑梦,笑语传馨”爱心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意识,引导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轻大学子青春风采,7月10日,机电工程学院爱心小分队在彭颖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匠心筑梦,笑语传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幸福大庭院,情暖人心润无声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自1948年建院以来,始终秉持着“爱心、耐心、细心、孝心、责任心”的服务理念,承担着全市范围内特困人员、成年孤儿、流浪乞讨的精神及智力障碍人员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等集中收养和安置工作,现收养孤老残幼等各类养员500余人,其中95%以上为智残、体残人员,发挥着为民解困、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爱心小分队抵达福利院后,受到了福利院宋老师的热情接待,宋老师首先向志愿者们介绍了福利院的环境设施和养员们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手工室、电脑室、影音室、理疗室及乐购超市等养员们的日常活动场所,使志愿者们了解到福利院不仅为养员们提供了饮食起居、日常照料等基础保障,还为不同身心状况的养员们提供了教育教学、医疗康复、手工技能培训、社会化体验等多重保障,并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设施建设,为养员们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服务与照料。志愿者们对福利院为养员们提供的良好环境表示了由衷的赞赏,深刻感受到福利院工作人员对养员们的悉心照料和无私奉献。
自我介绍融心声,才艺纷纷汇心灵
一场特别的“破冰”活动悄然展开。志愿者们依次上前,真诚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学校、爱好等,言语间流露着关切与善意。简单的问候,温暖的笑容,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陌生的隔阂在坦诚的交流中悄然融化,养员们在志愿者们热情的鼓励下,也纷纷上前介绍自己:“我喜欢画画”、“我爱好唱歌”“我希望你们能常来”......随即,一名养员自信登台,以一曲活力四射的《隔壁的泰山》点燃全场热情。他踏着节奏尽情唱跳,蓬勃的生命力感染了在场的志愿者们,大家纷纷鼓掌欢呼,充满欢声笑语。紧接着,清澈悠扬的《宁静的夏天》合唱声响起,如清泉流淌过燥热的夏天。“知了也睡了,安心地睡了......”的歌词仿佛携着林间清风拂过院落,驱散了盛夏的炎热,更在每个人心头播撒下一片沁凉宁静。台下的志愿者们与养员们自发跟随旋律轻轻摇摆,掌声与欢笑交织成动人的和声。小小的舞台不仅承载了才华,更成为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台上的倾情演绎,台下的热烈回应,信任与亲近在旋律中共振升华。
火箭点亮憧憬梦,手印相触沁心间
创意手工活动在期待中拉开帷幕。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精心设计了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小火箭制作”环节,旨在培养养员们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活动伊始,志愿者详细耐心地讲解了制作流程和安全须知,为养员们发放了纸杯、牙签、彩色卡纸等制作材料。考虑到部分养员行动不便,志愿者们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模式,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养员们专注地挑选心仪的色彩,细心制作火箭主体,精心剪裁彩纸,专注为火箭“着装”,更有创意十足者在箭身绘制星空图案。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帮助养员调整尾翼角度、示范涂色技巧、解决制作难题。经过近一小时的努力,十余件独具匠心的作品陆续完成。这些火箭各具特色:有的顶着流线型尖顶,有的装饰着彩虹尾翼,还有的写满励志话语。养员们自豪地向志愿者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志愿者们也不吝赞美,对养员们的手工成果给予满满的肯定与认可。活动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手工火箭,不仅是用心创意的结晶,更承载着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手印留念”环节,志愿者邀请养员们在巨大画纸上留下独一无二的彩色手印和对彼此的美好祝福,象征着志愿者们与养员们心手相连的珍贵情谊。
青春如火燃希望,爱心似阳暖人间。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志愿者们践行社会责任、深化实践育人的生动注脚。他们将理论所学转化为温暖行动,用专业素养传递知识火种,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躬身实践中熠熠生辉。不仅为特殊群体架起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更让青年学子深刻体悟到“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未来,青年学子将继续以青春之名播撒温暖,以奋斗之姿砥砺前行,让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